馬來西亞
白小保校運動的起承與轉合
SJKC Chung Hwa Damansara 白沙羅中華小學(白小)創辦於1930年,原址為雪州八打靈區白沙羅路。 1950年始,政府實施緊急法令,白沙羅路一帶居民被令遷入白沙羅新村,白小亦遷入新村。時至90年代,白小已發展成為一所特大型學校,學生人數超過1400名,因村外社區缺少華小,故大多數學生來自村外的新住宅區。白小的董事會和家教協會雖由村外人士組成,不過該村村民一直以來都是學校的讚助人和家長,村民幾代人都在白小接受教育。白小可以說是該村、該社區的基本教育設施,也是當地華社的文化遺產。
1999年大選之前,白小董家教以交通安全、空氣污染和噪音等牽強的理由,向教育部申請遷校,並關閉位於原處的校園;2000年6月間,新村村民和一部分家長得知白小獲准遷校而必須關閉原校校舍。
2001年1月12日開學日,白小原校校舍由警方接管,水電源被切斷,學生無法入內上課,最終導致七八十名來自村內和附近的學生,被迫在新村阮梁公聖廟上課,董教總和雪隆華校董事聯合會等亦派來義工協助照顧學生,支援白小原校的教學工作。白小保校運動堅持了長達八年共2926天,最終於2009年1月5日獲准以遷校方式得以重開,在我國社區運動史上,創下史無前例的紀錄。
無論如何,白小原校的重開,並沒有獲得所有人的祝福,因為沒有使到馬來西亞增加一所新的華小,但是在社會運動或華教運動史上應該也可稱得上是正面的成功例子。其中,在保校運動八年抗爭的過程,並深入了解保校運動的史實中發現,「白小保留原校爭取分校工委會」(工委會)的成立在這場運動中,所集結而成的群眾力量不可被忽視。
白小保留原校爭取分校工委會的成立與事蹟
誠如上述,白小保校運動發生在一個只有區區150戶村民的八打靈白沙羅新村,力量微薄的村民卻要面對龐大的政治霸權。八年的抗爭付出許多精力,體力及腦力,使得學校的重開得來不易。眾人的無私奉獻,也付出無法償還的代價。
已故前主席熊玉生(外號:大聲公)就是為白小保校運動奉獻了他的下半輩子的社區鬥爭領袖之一。他在剛動完心臟手術後,加入白小的抗爭運動,並於2002年獲推舉為白小原校工委會主席,並開始奔走全國、動員各地華裔草根組織、與政府對話。儘管當時的熊玉生已受到糖尿病、心臟疾病等困擾,體力已大不如前,可是還是憑著一股鬥志堅持下去。而白小於2001年1月2日關閉的當天,他更因鬧著要進入上鎖的學校,一度遭警方用手銬扣留,並也已作好被關進甘文丁扣留營的最壞打算。但最終他的身體仍無法抵擋病魔的侵害,於2008年3月10日早上10點,來不及見證白小原校重啟大門,因病撒手塵寰,留下壯志未酬的遺憾與無奈。
白小保校工委會在這段期間,於全馬各地四處宣傳,出席超過百場的匯報會與講座。另外,工委會也經常應邀出席各項宴會、講座、義賣會、集會等活動。配合白沙羅華人義山公會的活動,工委會更是擴大活動圈子,積極出席雪隆區各華人義山大會,加強社區聯繫和宣傳。除此之外,工委會亦為了突破媒體的封鎖,開始出版《白小報報》社區報,以便傳播白小保校的訊息。這份社區報每期印刷約1萬份,讓群眾能夠獲知白小保校運動的進展。
工委會在這八年來的「走出去,引進來」,這座右銘是在每位積極參與白小保校運動的人整體呈現出來的精神面貌。白小保校運動這條路是依靠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用雙腳走出來的。這些人包括有正義感的熱心人士,勇於仗義執言的黨團人士,華教工作者等。
八年抗爭,三大意義
白小保校運動一路走來,從開始到結束,經歷了許多風雨,挑戰和艱辛,八年抗爭的運動在社會運動和政治運動裡有三大意義:
其一
白小打破了華社尤其是新村居民對“馬華華基政黨”的幻想。馬華無法在教育上幫助華社解決政策上的問題,如固打製等。這個運動讓全體人民知道,人民可以直接面對官員,直接和有關部門處理事情,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草根民主的過程。
其二
白小事件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弱勢的社區如何與政府鬥爭,並在社區運動中成為典範。白沙羅新村大約有140多戶,其中只有100餘戶是華人家庭。當學校校關閉時,政府沒有預料到村民們的反對力量是那麼大以及那麼堅定,不曾因為多次的恐嚇和打壓而退縮,並持續抗爭八年之久。
其三
白小原校重開的問題,雖然在多次的談判中要求增建分校,但最終卻是將霹靂州的一所微型華小遷移過來,明顯地暴露了國陣政府拒絕增建華小的政策。許多城市地區如雪隆和新山區的華小學生嚴重爆滿,但因國家政策不平等,政府不批准增建新華小,以致華社必須通過搬遷微型華小的方式,以解決城市地區和華裔人口密集區華小嚴重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