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雙溪毛糯痲瘋病院與其被拆遷的背景

建於1926年,並在1930 年 8 月 15 日成立啟用的雙溪毛糯療養院,是當時的英聯邦中最大且最現代化的麻風病療養院,於 1965 年被改名為 「雙溪毛糯痲瘋病院」 (Sungai Buloh Leprosarium),並在 1969 年則正式命名為「國家麻風病控制中心」(Pusat Kawalan Kusta Negara)。雙溪毛糯痲瘋病院佔地 570 英畝,是世界第二大麻風病院,及英聯邦國家最大麻風病院。整個院區被規劃為一個獨立的小社區,提供相關設備如醫院、供病人住宿的小屋、社交俱樂部、咖啡店、雜貨店、會館、改良所、學校、戲院、郵政局、警察局、監獄、宗教膜拜場所等等的基本設備可說是相當人性化且完善齊全,亦成為「希望之谷」。

但是到了2005年,政府卻解除麻風病院保留地地位,並交於衛生部規劃發展,將部分土地被瑪拉工藝大學用以興建醫學院以及學生宿舍。雖然當時的文化、藝術及文物部曾援引2005年保護法令第27條及第33條文暫時保護法令向承包商發出停工令,但東院最終仍於2007年, 政府在不理會民間抗議聲浪的壓力下,下令怪手推倒119棟建築,導致不少於39位的康復者則被迫從東區搬去中區。

搶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組的成立與文化遺產的基礎奠定

為了保存這座富有歷史與文化保存價值的麻風病院,「搶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組」(Saving Valley of Hope Solidarity Group)也於2007年隨之成立,除了呼籲政府以人道精神對待年邁痲瘋病患,馬上勒令承包商停止拆院工程,重新考慮有關決議之外,期間也開始向大眾宣導其保存意義,舉辦各類宣導活動,亦向政府與民間傳達歷史文物保存、價值、與麻風病院所賦予的社會價值等,同時也展開了口述歷史工作,記錄該社區的記憶與文化。

在經歷一番波折後,痲瘋病院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獲得廣泛的肯定。但好景只延續一段非常短的時光,到了2016年2月,媒體再次報導衛生部有意拆除中院部分建築,以解決屋仔被外勞佔據的問題,雙溪毛糯痲瘋病院無奈再度面臨拆遷危機。於是原本已沉寂下來的搶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組成員再度結集起來,發起網上聯署籲請衛生部保留院區完整性,並主張五大訴求:

1

完整保留痲瘋病院

2

將雙溪毛糯痲瘋病院提名為國家與世界文化遺產

3

建立雙溪毛糯歷史公園

4

保護該病院的園藝活動

5

尊重院民傳出文化遺產的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於同年計劃向國家麻風病控制中心、士拉央市議會、居民等各個單位代表提呈概唸書,宣導其保存的重要性。2008年時任民聯雪州政府更在州議會議決要將痲瘋病院列為古蹟保留地,探討將雙溪毛糯痲瘋病院列為國家文化遺產的事宜。2016年,在衛生部和文化部旗下的國家遺產局(Jabatan Warisan Negara)舉行的會議中,遺產局已同意要將國家痲瘋病控制中心列為國家遺產,同時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名痲瘋病院為世界遺產。

保存希望之谷的社會、普世價值與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

社會一直以來都對麻風病患者貼上各種標籤、污名化以及充斥著各種不理解,就如同一旦患上此病者就像是被詛咒的命運一般,除了承受極大的痛苦更要面對接踵而來的社會排斥。對此,古蹟保存學者陳亞才指出,對待疾病的態度與整體社會觀感,反映了人類文明進化的歷史。因此保留這個社區作為國家文化遺產及世界文化遺產可讓我們了解痲瘋病及其治療在馬來西亞的發展過程,並提醒國民和世人人類進化的過程。迄今為止,全球許多國家皆已認定這些痲瘋病醫療機構的歷史意義及文化資產價值,然後設法讓它具有當代的作用,文化、教育、經濟的作用,進而以創意將之轉化使其具有新的機能,帶給社會多方面的助益,讓它重新產生新的生命力,恢復作為一個公共空間的功能。

痲瘋病院史與古蹟研究員林永隆是第一名提出雙溪毛糯痲瘋病院應列為文化遺產的倡議人。他當初因到雙溪毛糯巫裔朋友的開放門戶活動時,無意駛入狹窄的道路,發現茂盛的大樹種在道路兩旁,非常的綠意盎然,更有著被照料得井井有條的花圃及幾間舊式的小屋,再加上與城市區相鄰的地理環境,他覺得這樣的規劃確實與我們印像中的「病院」相差甚遠。經過一番研究後,他認為雙溪毛糯痲瘋病院局有被列入國家文化遺產或世界文化遺產的潛能,因為它存有普世價值。

建築學者張集強也指出,希望之谷的設計都是開放式的,鼓勵病人在戶外走動,公共設施放在中間,這樣的設計讓人可以自由地活動,又可以產生聚集的效果,人和人之間的熟悉感可以培養起來。故此,希望之谷之所以被譽為「希望之谷」跟其所賦予病人的心理健康建設上有著高度的契合,他最後補充說:“希望之谷相較於我們所認識的外國痲瘋病院,設計和整體環境都比較有人性考慮,居住在一個甚至條件更好,一間房子三四個人住,來到這裡絕對是豪華級的享受。當時就能做到這樣,足夠讓我們馬來亞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希望之谷的醫學貢獻

擁有超過65年曆史的雙溪毛糯痲瘋病研究中心是在1950年英治時期成立,直至1976年仍由英國醫藥研究理事會(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委派的醫生主持。自1976年至1985年擔任雙溪毛糯痲瘋病院副總監林寬裕表示,由於英國醫藥研究理事會(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在痲瘋病院設立了研究室,利用該院的臨床設備進行研究,並發表了許多擲地有聲的論文,令該院舉世聞名。尤其在1948至1949年間,雙溪毛糯研究室(Research Unit)進行了馬來西亞首批的DDS(Dapsone)藥物實驗,另類藥物是研究重心之一。該研究中心亦對學界發展出形態指數(Morphological Index)作出極大貢獻。

此外,醫學界在1948年研發出氨苯口(Dapsone)之前,痲瘋病是個人人聞之喪膽的絕症,氨苯口推出之後,醫院才有了有效的現代藥物治療痲瘋病。拉蒂亞表示,雙溪毛糯痲瘋病院在1964年發現第一宗氨苯口抗藥性案例,之所以會是個重大的突破,原因是這個發現促使醫學界尋找其他藥物替代氨苯口,讓痲瘋病治療更為有效及具針對性。

雙溪毛糯麻瘋病院參議會:

院內民主意識的奠定基礎

早在議會選舉在馬來亞推介的1951年以前,希望之谷就有了由全體病患投選出來的病人參議會(Patients’Council)。當時的希望之谷住有超過2000名病患,猶如一個頗有規模的村落,自1946年創立以來, 參議會每兩年就舉行民主選舉,以投選出新一屆理事。參議會並沒有實權,僅只是扮演橋樑的角色,其成立宗旨是為院民提供各方面的福利,例如每週一和周四播放露天電影娛樂院民、分配或轉移土地給病患、提供文化社交及運動場地、或是協助院民完成各種文書工作及處理一些官方事務如移民、註冊、申請補助金等等。

此外,參議會還是守護院區的重要組織。如在2007年難逃東院被拆毀的命運之下,當時領導參議會的代主席李初成積極對外求援,並召開記者會發出東院院民拒絕搬遷的心聲,讓這個被世人遺忘的聚落重新得到外界的關注。

2016年成立的「希望之谷故事館」亦是參議會的計劃之一,主要以收集院民可歌可泣的生命故事,並從文字、照片和短片呈現他們的生命面貌。除此之外,負責推行故事館計劃的參議會委員陳彥妮希望,那會是一個收集故事的據點,其設計構思也不僅僅是提供民眾於表面的參觀,而是希望能夠結合園區導覽與院民口述歷史的記錄呈現,促使民眾對於這個文化空間與歷史建築有著更多的思考空間。故事館設立於雙溪毛糯痲瘋病院參議會禮堂一樓,不是記述院民的悲慘往事,而是把它提升到被尊崇的另一個層面。

迄今為止,參議會依然持續對院內的文化進行保留與呈現,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知悉有關於希望之谷所蘊含的所有生命故事。2019年所成立的「希望之谷藝術館」前身是特拉維斯學校(Travers School),它建於1933年,後改名為希望學校(Sekolah Harapan)。但隨著學生都畢業後,這間學校於1975年關閉後,只用作馬來西亞痲瘋病救濟會辦公室,也是院民每月領取救濟金的地方。藝術館的成立主要是希望以藝術為媒介,讓痲瘋病康復者與主流社會接軌。這些素人畫家通過藝術創作勾勒出他們早年被隔離的歲月,呈現了他們如何被社會棄絕、喪失希望到後來重獲健康、重拾自尊的過程。爾後,同樣以陳彥妮為主要倡導者的的Care and Share Circle於2011年成立,此組織由一群立志永續保存痲瘋病社區文化歷史的志工所組成,並延續著這一使命,除了主要的服務對象為麻風病康復者之外,更致力於提升大眾對痲瘋病以及康復者的認識,定期舉辦各類活動來進行社會教育。